危险品管理警钟再次敲响---安泰物流
- 共查阅:[ 2262 ]次
- [ 2013-09-12 ]
危险品管理警钟再次敲响---安泰物流
9月10日,广州市鹅掌坦一仓库发生爆燃事故,笔者落笔之际,已知造成8人死亡、36人受伤,其中15名轻伤者已出院。事故原因初步认定为,一辆集装箱货车在装卸儿童玩具枪用的塑料圆盘击发帽作业过程中不慎发生爆炸,并引起西侧库房内物品爆炸并着火燃烧。
事故发生在中午时分,又是广州市区,不可避免地引起许多人的关注和担心,生命的不安全感更随之而至。值得欣慰的是,救援部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施救,媒体记者第一时间发回新闻报道,新闻网站第一时间推至首页头条,及时准确的事故信息回应了社会关切,事故影响虽已降至最低,但反思才刚刚开始。毋庸置疑,事故主要是人为原因造成的,但同时也暴露出了危险品的管理漏洞。其实,广州爆燃事故并非孤例,上海液氨泄漏事故、吉林液氨爆炸事故、河南连霍高速义昌大桥坍塌事故,同样都是危险品惹出的祸端。尽管危险品引发的事故频次不算高,但每次都造成了不可挽回的伤亡和损失,已严重危害到了公众生命财产安全,必须引起管理部门和全社会的重视。早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教授李景虹就曾呼吁“政府要强化危险品的管理”。
加强危险品管理并非无法可依,但问题首先就出在了法规上。目前,国家关于危险品管理的法律法规,如《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只对危险品的监管作出了方向性规定,没有具体执行办法,许多地方均制定了各自的危险品管理规定,比如去年底实施的《广州市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经营管理实施细则》。这直接导致了各地监管办法、标准不统一,尤其是在危险品的运输过程中,既给非法运输提供了条件,也为监管执法带来难度。其次,法规实践操作起来的难度很大。广州市虽已出台了《细则》,规定危险品运输车辆需要持证上路,但是车辆究竟有没有按照公安部门制定的时间、路线来走却很难监控。现在主要还是靠交警严查,依然实行的是“逢疑必查”制度,这就很容易出现监管真空地带。再次,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不够。经常是管罚不清、以罚代管,没有起到真正的震慑作用。
反思危险品引发的灾害事故,需要及时把管理的漏洞堵上。一方面,从源头预防危险品事故。要统一监管办法和标准,法律和规章制度要赋予交警部门足够的危险品运输安全监管职权,对具有危险品运输资质的企业要加强日常联合检查的力度;政府职能部门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对企业资质、驾驶员准入、车辆检验等事项,依法开展审批和办证工作,对不符合规定的一律不核发通行证。
另一方面,探索建立监管长效机制。危险品管理不是交警“一家之责”,需要公安、安监、交通、质检等部门协同管理,推动联合执法常态化,加大对危险品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管理要注重细节,明确“儿童玩具枪用的塑料圆盘击发帽”同样属于危险品,而类似鹅掌坦这类“飞地”不能成为管理盲点。此外,还要强化对危险品相关从业人员的培训,加大对违规企业和人员的惩罚力度。
加强危险品管理已经刻不容缓,广州爆燃事故再次敲响了警钟。政府机构、生产企业、运输部门、从业人员要从事故中真正吸取教训,及时堵住管理漏洞,建立安全长效机制。唯有如此,危险品才不会再危险,悲剧才不会重复上演,安全感才不会继续消解。
本文来自:安泰物流 【www.antaiwl.com】